7月10日,中國航海日論壇——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海員論壇在天津濱海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構建海員全職業周期服務體系”為主題,由中國航海學會、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中國港口協會、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海事服務中心、天津中心漁港開發有限公司、天津海運職業學院承辦,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朱建華、大連海事大學紀委書記羅鐘山主持。行業內外300余位專家出席,論壇直播全網共計7.6萬人收看。
國際海事組織親善大使、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徐祖遠,線上親切問候海員朋友,他認為做好海員綜合服務是建設交通強國、航運強國的重要基礎,要充分考慮海員職業的特殊性,構建全職業周期、多生活領域的服務體系,希望大家共同行動起來,做好海員綜合服務。
中國航海學會副理事長李世新在致辭中表示,海員是航運未來的核心,但海員的職業發展路徑、權益保障機制等緊迫而關鍵的問題是本次論壇聚焦的核心議題,需要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攜手并進,積極出謀劃策,共同探索解決方案。
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玉建表示,目前濱海新區正在研究制定支持中國北方海員服務產業園區建設的政策,初步擬定政策20條,大力引育海員等各類海洋人才,圓夢濱海。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壽濤在主旨演講中強調,要把船員擺在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和航運核心資源這一突出地位,全力推進船員隊伍高質量發展要從更進一步貼近行業發展需求、更進一步便利船員就業、更進一步提高船員整體素質三方面持續發力。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船舶中心綠色智能技術研究室主任李坤認為推動船舶低碳是航運業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低碳轉型這一必然趨勢,并提出了加快關鍵系統研發、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創新商業模式、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強化船員培訓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最后,交通運輸部原安全總監劉功臣在閉幕致辭中對本屆論壇用“備受矚目”“精準務實”“交流互鑒”“碩果累累”四個詞進行了高度總結,論壇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我們在構建海員全職業周期服務體系道路上已經邁出了堅實步伐。
本屆論壇還舉行了5場儀式,分別是《中國沿海避讓漁船手冊》贈書儀式、中國北方海員服務產業園區啟動儀式、《船員培訓質量管理體系數字云平臺上線發布暨首批機構入駐簽約儀式》、航海類職業教育活頁數字化培訓教材首發儀式和“惠船保”船員健康保險產品發布儀式。
本文為原創發表,并經云開網站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請附上出處及本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