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勞氏日報Lloyd’s List發布了2024年全球十大船舶管理公司榜單。
與去年相比,2024年各船管公司所管理的船舶數量大體上穩步增長,整體排名變化不大,其中Anglo-Eastern進一步擴大了其在船管領域的主導地位,而Synergy通過與慧洋海運合作超越FLEET成為第二大船管公司,中國船管公司洲際船務也蟬聯前十之內。
面對復雜多變的航運業,各船管公司正通過推出新的排放和優化技術、投資于未來船員的培訓以及積極尋求轉型性合并致力于為船東創造更多價值來適應行業變化。
2024年,Anglo-Eastern以擁有全面技術管理730艘的船舶數量守住了“全球最大船舶管理公司”的名號,該公司計劃從2024年10月起交付140艘新造船,其中包括覆蓋多種燃料類型的92艘雙燃料船,許多船只將在交付后由其管理。
此外,Anglo-Eastern正加強船員培訓項目以應對潛在的高級船員短缺問題。公司每年從其海事學院招募500名訓練有素的船員加入船隊(目前該公司雇傭了超過39,000名海員)。其中一艘船舶,Fednav散貨船Federal Clyde號全部由Anglo-Eastern海事學院的畢業生擔任高級船員,這是15年來首次實現的壯舉。在首席執行官Bjorn Hojgaard的領導下,Anglo-Eastern保有著全體船員95%的高留任率。
今年是總部位于香港的Fleet船管成立三十周年,同樣掌舵該公司30年的創始董事總經理Kishore Rajvanshy將在明年卸任。
Fleet Management目前管理著全球超過640艘船舶,在13個國家設有24個辦事處。目前,Fleet與Synergy管理的船舶數量差別不大,在新領導層、新戰略的領導下,拭目以待明年的十大船管中Fleet能否重回第二的位置甚至劍指全球最大。
2024年,V.Group經歷了船舶全面技術管理數量的下降,由去年的550艘減少到504艘,該公司表示這是因為一些船舶流向了“影子船隊”,而V.Group“不愿服務這些船只,因為他們有著很高的全球標準”。
V.Group目前擁有超過44,000名海員和3,000名岸上員工,公司在今年優化了管理船舶的船隊,減少了船舶數量,同時改善了業務結果。首席執行官René Kofod-Olsen強調船東采用第三方管理的優勢在于質量而非數量,并表示“規模只有在能帶來效益時才有意義”。
作為LNG領域內全球最大的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貝仕正積極應對高級船員短缺問題。在過去一年半中,公司在斯里蘭卡、印度、菲律賓以及印度尼西亞新開設了船員服務中心。此外,貝仕正在加納建設其第六個海事培訓中心。4月,該公司還推出了“Smart Academy”項目,招收航海、技術和電氣專業的本科生,在完成第一年學習后可以作為學員加入船隊。
貝仕今年以來并未透露收購消息,但該公司一直在尋求通過多種方式在海事服務領域提升客戶服務并鞏固其市場地位。比如貝仕旗下海事軟件公司MariApps與馬來西亞航運集團MISC旗下船舶管理公司Eaglestar Marine以及馬士基達成數字合作協議,旨在為其船隊引入貝仕自有的smartPAL數字管理系統。同時貝仕還提供船員餐飲、船舶檢驗和港口代理等服務,力求為全球客戶提供全面、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2024年,CSM保持著持續增長。與其他公司一樣,該公司也在今年推出了一站式服務平臺,能夠協助船東船管響應FuelEU Maritime條例實施,幫助客戶制定綠色合規策略。
5月,該公司還在迪拜開設了新辦公室,作為其向奢侈航空、郵輪管理和超級游艇管理領域擴展的跳板。CSM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rk ONeil稱,航運業在數字化方面必須追趕航空和物流行業,并試圖將其服務品牌化為“第二方管理”,以表明其更貼近船東。
今年,CSM管理的船隊數量達554艘,其中全面技術Kaiyun平臺 官方入口管理的船舶有450艘,對于企業擴張,Mark ONeil強調,CSM優先追求可持續發展而非快速擴張,避免過度增長,公司注重優化服務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而非僅僅擴大船隊規模。
這位首席執行官表示,“為了未來的良好發展,我們對船舶管理領域可能的并購持開放態度,以幫助我們擴張和發展。”技術和人工智能將在未來的航運和船舶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OSM Thome將考慮在這些領域進行潛在的并購,以推動業務增長和創新。盡管擴張與并購是OSM Thome重要的戰略考量,但Norbye強調,客戶始終是公司運營的核心。“確保為客戶提供安全且高質量的運營,同時為海員和岸上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始終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2024年4月底,威爾森船管在國內與華洋海事中心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在中國的油輪、氣體運輸船、汽車運輸船和郵輪領域提供船舶管理服務,同時雙方將在特種船員培訓、船管、船舶采購、船舶預檢等方面進行合作。
總部位于香港的Wallem迎來了第121個年頭,2024年,Wallem新增了26艘船舶入列,公司管理的總船隊規模為224艘。對此,船舶管理總監Ioannis Stefanou表示,目前公司“規模足夠大以具有競爭力,同時又足夠小以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和關注”。
Wallem管理著大多數船型,但在汽車運輸船管理方面擁有幾十年的經驗,有著其獨特的管理優勢。此外,Wallem通過與中遠海運、比亞迪等中國大型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在中國成為了不可忽視的船管力量。今年7月,Wallem與中遠海運船員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同樣的,Wallem更加注重質量和可持續的合作關系,而不是快速的規模擴展。Ioannis進一步解釋道:“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更優質的服務、創新和為新船及客戶提供支持來實現增長。”這一增長理念使Wallem能夠精確地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支持,而不影響服務質量。
作為世界上第一家且規模最大的獨立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之一,Wallem現管理著包括油輪、散貨船、氣體運輸船、汽車運輸船、集裝箱船在內的各種類型的船舶,其中一些還是雙燃料LNG船。
去年在香港上市的洲際船務持續增長,作為本次榜單中唯一一家中資企業,2024年,洲際船務專注于綠色航運、數字化創新、高端船型管理和專業團隊建設,以務實的態度推動船舶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洲際船務管理的總船隊規模達到288艘,其中提供全面技術管理的船舶共計198艘,提供船員管理的船舶共計90艘。2024年,該公司在汽車運輸船管理方面表現突出,未來洲際船務也將通過收購新造船并優化船隊,以進入更多市場。
【投稿】【提供線索】【轉載】請后臺留言或電郵投稿,主題格式為【投稿】+文章標題,發送至郵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為原創發表,并經云開網站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請附上出處及本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