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LNG船員訂單班、承擔IMO示范課程、開展職業技能競賽……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以及部海事局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下,遼寧海事局研究實施了一系列有益于海員隊伍建設、有助于人才強省建設的具體舉措,著力發揮各方資源優勢,形成合力,為高端航運人才培養貢獻遼寧智慧和遼寧方案,在推動航運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船員整體素質等層面取得顯著成效,為我國海洋強國和交通強國建設提供堅實的人力支撐。
LNG 船舶是國際公認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產品,和航母、大型豪華游輪并稱為“造船工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隨著中國在2021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LNG進口國,對LNG專業船員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對LNG高級船員短缺問題,遼寧海事局落實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關于加強LNG船舶船員培養和高素質海員隊伍建設的總體部署,積極探索新型航運人才培養模式,與“政校企”深度合作,開啟了“LNG船員訂單班”“LNG船員青苗培養計劃”等項目,開創了政校企聯合培養LNG船員的有效路徑。
“LNG訂單班面向在校學生開展‘崗前培訓’,直接對接企業與工作崗位,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提供寶貴的‘試錯機會’”,大連海事大學教務處處長吳桂濤說。“訂單班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們收獲滿滿,也讓企業有意外之喜。“效果遠超過我們的預期!” 中遠海運劉松濤船長說,“我們之前預計招生40名學生,沒想到最后超額招生。”
2023年6月,全國首個LNG船員訂單班聯合培養協議在大連簽署。同年9月,遼寧海事局聯合四方簽署了《LNG高端航海人才培養模式與實現路徑課題聯合研究協議》,標志著國內首個LNG船員訂單班暨LNG高端航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2024年4月,啟動“LNG船員青苗培養計劃”,進一步完善LNG高級船員的職業教育培養體系。2024年9月,各方又簽署了《LNG船舶模擬器實驗室共建合作備忘錄》,建立起國內首個LNG船舶模擬器實驗室,通過高仿真模擬技術提升LNG船員的培訓質量。
“這是一次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有的放矢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的重要舉措,各方聯合編寫并出版國內首套LNG教材《液化天然氣船舶高階管理》,編寫適用于LNG高級船員船上見習的記錄簿,簽署LNG模擬器實驗室共建協議,將LNG人才培養事業落到實處”,遼寧海事局船員處處長饒滾金介紹。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發展趨勢,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遼寧海事局在國際航運教育領域話語權建設方面邁出堅實步伐,通過承擔國際海事組織(IMO)示范課程的修訂任務,帶動國內航運教育的標準化和國際化進程。IMO示范課程作為全球航運教育的“行業標桿”,其課程內容直接決定了各國海Kaiyun中國 官方網站員培訓的教育水準。
——3月28日,分委會印發《IMO示范課程修訂工作方案》,5家海事機構、7所航海院校、6家航運企業的70余名業界專家共同參與示范課程修訂工作。
——4月8日,分委會召開IMO《油船貨物和壓載水處理模擬器》和《化學品船貨物和壓載水處理模擬器》課程修訂推進研討會;
——7月31日和9月6日,示范課程《化學品船貨物和壓載水處理模擬器》《油船貨物和壓載水處理模擬器》中文修訂稿分別通過了分委會組織的評審;
——10月15日和10月25日,示范課程《化學品船貨物和壓載水處理模擬器》修訂稿分別上報了部海事局和國際海事組織。
“這是自2019年以來中國再次獨立承擔IMO示范課程修訂任務,也是首次同時承擔兩門示范課程修訂工作。不僅是海員教育培訓硬實力的體現,也是該領域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的體現”,遼寧海事局副局長李大澤表示,“全力將示范課程打造成為國內航海教育的典范課程,以及兼具規范性、繼承性、先進性、通用性、符合性的國際業界標桿課程;還要密切跟蹤航海教育培訓領域相關IMO示范課程修訂工作,積極爭取承擔更多的修訂任務,持續提升我國在國際航運業的制度性話語權”。
航運人才作為建設海洋強國、航運強國的重要力量和關鍵人員,是推動航運業發展的重要人才資源。9月26日,歷時2個月的遼寧省首屆海員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順利結束。大賽獲得了遼寧省總工會、人社廳、教育廳、退役軍人事務廳、財政廳以及在遼相關院校的廣泛支持,吸引了來自全省七市的55家企業,2396名海員參賽。
“這次比賽不僅是遼寧省海員教育、海員培養和海員服務的全面展示,更加速推進了高素質海員隊伍建設進程。”大連市海員交通建設工會主席鄧守軍如是說。
據介紹,與以往的技能考核形式不同,本次大賽首次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競賽模式。線上——參賽者們通過網上答題,不僅提高考核效率,還擴大參賽范圍,讓更多來自全省各地的海員同臺競技;線下——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式,更能考驗參賽選手的實際操作能力。
“通過競賽,我們與同行有了相互切磋交流機會,對自身能力有了全新認識,為今后航運任務積累寶貴經驗。”中遠海運船員大連分公司由子昂船長介紹道。此次比賽,不僅可以“以賽促學”,為海員提供切磋技藝、展示水平的舞臺,在行業內掀起勤練技能、學好技能的良好氛圍,還可以“以賽促教”,促進企業貫徹落實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
“本次技能大賽是對全省海員職工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一次大展示、大檢閱。希望通Kaiyun中國 官方網站過此次大賽,全面打造全省航運領域海員職工技能大賽新品牌,讓比賽成為吸引海運人才,加強教育培訓和人才配置的孵化器,成為展示海員操作技能、推動海員綜合素質提升的助推器,成為宣傳海洋文化,促進我省航運領域對外交流的加速器。”省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唐曉東說。
遼寧海事局緊抓行業戰略發展機遇,以構建國際知名的海員教育培訓中心為目標,通過推動產教融合創新,探索船員教育培訓新模式。圍繞“創新船員教育培訓體系、打造體面勞動樣板、提升國際制度性話語權”三方面,全面推動高端航運人才隊伍建設。
在付緒銀副部長提出的“提升船員實操能力與航運生產需求貼合度”要求下,推動現代航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創新實施船員全周期培養模式,以有效解決海員在校期間實習難、培訓內容與實際應用脫節等問題,使學生在實訓中獲得真實操作經驗,從而加速職業化進程,提高適崗性。
針對北極航道新興發展機遇,遼寧海事局抓住中俄北極航道合作分委會正式成立的戰略契機,推動大連海事大學成功申報“極地水域船舶操作船員培訓”項目,培養具備極地航行能力的專業人才。于9月14日,組織完成了首期“極地水域船舶操作船員培訓”的考試和評估,開啟了我國極地航運人才培養的新篇章。
本文為原創發表,并經云開網站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請附上出處及本頁鏈接。